让乡亲们富起来才是真本事


  严务乡讯 (范丛丛)他,称呼众多—“村支书”、“社长”。他,荣誉满身—荣获德州市“登海杯”2013年秋季粮王大赛三等奖、“2014年度全市粮食生产先进个人”、2015年德州市“德利农杯”玉米王大赛三等奖、2015年德州市“胜利杯”小麦粮王大赛三等奖。今年又被评为德州市劳动模范。他,就是大黄邱村支部书记、黄邱鲁运土地股份合作社负责人郝战峰。
  今年52岁的郝战峰,种了一辈子的地,凭借着一双勤劳的双手,他和妻子日复一日的劳作,用汗水浇灌着13亩地,也换来了土地的回报,家里的日子渐渐有了起色。
  可他却不甘于一辈子只种普普通通的地,就算种地也得种出点儿名堂来。早在2010年,他就带领村民繁育小麦、玉米良种,并成立了大黄邱粮棉种销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培育的良种,平均比市场上普通种子高出0.2元,亩均增收300余元,乡亲们的腰包鼓起来了。
  2017年,党支部领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动员令一响,郝战峰积极响应号召,通过整合土地资源,借鉴蒋黄邱村种植谷子的技术,把种植谷子和小麦良种繁育轮茬结合起来,带领乡亲们开辟了新的致富道路,黄邱鲁运土地股份合作社应运而生。目前,合作社已吸收本村124户加入,入社土地达到1147亩。“个人富了不算啥,让乡亲们都富起来才是真本事。 ”他创立合作社,让村民以土地入股,入社群众每半年就能获得每亩300元的第一次收益分红;在扣除当年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成本后,剩余利润的80%再次用于合作社成员的二次分红,20%作为集体收入和合作社发展基金。“我们老两口无儿无女,多亏了战峰啊,不种地还能有饭吃,有钱花。 ” 70多岁的肖云青是村里的贫困户,家里的2亩多地入了合作社,每年分红就能收入600多元。“没成想老了老了还能拿到分红,我们算是赶上好时候了。 ”肖大爷激动地对笔者说道。
  肖大爷口中的战峰已不单单是黄邱鲁运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负责人,更是心系大黄邱村发展的当家人。2001年参加工作以来,郝战峰就一直在村“两委”工作,从村委会委员到村委会主任,从党支部委员到党支部书记,虽然身份在发生变化,可他带领乡亲们致富的初衷却未曾改变。“要想富,先修路”。郝战峰深知要想早日带领村民发家致富,修路势在必行。2006年,在县农业局、统计局、工商局以及乡政府的帮助下,他带领村民出工出力,对村庄内的所有道路进行了硬化。“谁都知道水泥路好走,可没人挑头干,这路多少年也修不完,得亏了郝书记啊,给村里办好事、办实事”。提起这件事,村里没有人不对他竖起大拇指。
  路修好了,新的问题就出现了,天暖的时候人们喜欢到路边乘凉,也希望能像城里人一样在路灯下跳跳舞、下下棋,可这不是一家一户的小事。郝战峰看在眼里,记在心头。 2017年,他带领村班子将村内的56盏路灯全部更换一新。“这已经是第5次对路灯改造升级了,隔几年郝书记就带着我们义务劳动给村里换路灯”。村里的电工大哥笑着和笔者说道。
  道路通了,路灯亮了,老百姓笑了,村子也变得更好了。在他的努力下,大黄邱村先后获得严务乡2015年度优化居住环境构建和谐家园先进单位、2016年度发展集体经济先进单位、2017年度发展集体经济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而他的合作社也是屡获殊荣—2013年被评为省级合作社、2018年获得庆云县优秀合作社荣誉称号。“一个人再有钱,乡亲们也不可能都认识。但我周围的乡亲们没有人不认识我的,一看到我来了,大家都忙着擦凳子,拉着我坐,这种信任是再多钱也买不到的。 ”郝战峰说。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