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支书”巧用小黄豆续写“致富经”

庆云镇讯(程亚慧)走进庆云镇刘谟村豆制品加工厂,厂房里的工人们正在忙碌着,一张张带着热气、飘着浓郁甜香味的豆腐皮正在从加工区的机器流水线生产出来,让人食欲大振。

刘谟村有近百年的豆腐皮制作历史,然而,早年十几年前,因受销路、材料和劳动力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而停止发展。如今,刘谟村的豆制品产业再次“复兴”,不仅唤醒了一代人的乡村记忆,更是用“老钥匙”打开了新时代新农村产业发展的大门。是谁拾起了这把“老钥匙”呢?不得不说说刘谟村现任党支部书记刘连军。“当时我在外省打工,一次吃饭,正好吃到了口感和儿时差不多的豆腐皮,瞬间回忆起以前一进村全是豆香味的场景。恰巧家人告诉我村里要换届选举了,作为有着21年党龄的党员,振兴家乡产业、带动村民致富的想法油然而生,当时就下定决心,要回去把老祖宗的东西找回来。 ”刘连军激动地说道。其实,刘连军自己也没想到,当他在党员大会上把自己想发展豆制品产业带动村民致富的想法告诉党员和群众代表后,得到大家的大力支持,就这样,刘连军顺利当选刘谟村新一届党支部书记。同样,作为一名退役军人,这位“兵支书”始终将“不抛弃、不放弃”作为事业发展的信念支撑,也为刘谟村豆制品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上任第一天起,刘连军就开始谋划豆制品加工厂建设事宜,但是基于村庄土地资源紧张、人员外流严重、传统工艺濒临失传、现代化机械设施有待探索等问题,豆制品产业发展步履维艰。“当过兵的都有一股倔劲,我觉得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刘连军第一时间召开了村两委班子会议和党员大会,经过民主评议,将原村委会闲置房屋改造成加工厂房,厂房有了,最现实的一个问题就是村里掌握豆制品加工技术的人大部分都在外地务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刘连军挨个打电话、发信息,就这样,5名在外务工的工艺传承者带着乡愁加入了创业团队。后经生产设备采购、大豆货源精选、工人试产等,刘谟村豆制品加工厂正式投产了。

一颗小小的黄豆制作成豆腐皮需要经过精选黄豆、脱壳、浸泡、磨浆、煮浆、上线、揭皮、烘干、检验等十几道工序,慢工活又含快节奏,制作流程较复杂,一板一眼全凭经验。由于色泽好、口感佳,产品一出,就被抢售一空。在原有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化生产设备,既保证了口感又提高了生产效率,现在日产可达1000斤,盈利3000元左右。加之精美包装,刘谟村豆腐皮不仅成为餐桌上的家常菜,更成为走亲访友的特色“礼品”。刘连军将品牌取名“刘助”,谐音“留住”,寓意是留住乡村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下一步,在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会不断在‘一村一品’上下功夫,吸引更多像我一样的‘追梦人’回乡创业,成立豆制品加工合作社,让品牌不断壮大,努力让我村成为乡村振兴样板村。 ”刘连军信心满满地说道。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