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奋斗一路歌——读郑天峰散文集《半世情缘》


  □周习
  曾经记得这么一句话:奋斗是人生的代名词,奋斗是万物之父。后来才知道这是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我觉得郑天峰老师的散文集《半世情缘》就很好地诠释了它的内涵。可以说《半世情缘》是一位饱经风霜的中学教师用文学的方式对自己教学生涯和人生实践的总结,让记忆中那些值得书写的事件还原,抒发对世界的情感和认知,是作者人生态度的积极呈现。这是一本作者的奋斗史、亲情史和成功史,并给读者以向上的力量。
  如果说在郑天峰老师的人生中,奋斗是一根粗壮而绵延的藤,贯穿着过去和今天,那么他人生中每一次进步和取得的成绩就是这根粗壮的藤上结出的甜美的果实,这些果实在我看来就是一首首因努力而谱出的赞歌,我们可以叫它奋斗之歌。从求学生涯中,我们看到郑天峰老师从小就表现出与同龄孩子不一样的禀赋:有强烈的求知欲。一上就是三年级,接着就读小学四年级,然后郑天峰和三位同学抱着好奇心理去参加李赤城完小招生,一考即中,去上五年级。那时他才十一岁,离家二十余里,上下学都得步行,虽然吃过了很多苦头,但是他在这里愉快地上完了小学。 1952年暑假后升入庆云中学,为了照相,走三十多里的路程。1955年考入沧州第一中学,开学的那天天上下着小雨,没有车,步行90里路到了学校,要走十多个小时。这些小时候看似不起眼的举动,实则是一个人对学业的追求,这种追求成就了他今天的学问。这种追求是一个人一生中奋斗的种子,这粒种子有个性不随波逐流,这是难能可贵的。
  这根藤上结出的第一个果实是他高中毕业后走上了三尺讲台,获得一名人民教师的称谓。正是干一行爱一行的态度,决定了他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 《改革换发了我二度青春》、《我参加了巡回“报告团”》、《悠悠师生谊、浓浓同窗情》等都是激励人们干好事业的文章。我知道广袤的田野上,无数双求贤若渴的眼神,多么需要有学识的老师呀,姚千民中的建立,需要教师,等待了许久才等到郑老师们,郑老师这一批成为教师的人很多,但没有人能够对教师行业这样的热爱。农村学校是很艰苦的,他一个人教三个班的语文,还教一个班的数学,他直接做了许多教具,还编写了多种教材,于是丰收了,成就了他的教学三连冠。这是他从教史上最值得书写的一段,他做了巡回报告,也许这段不寻常的历史奠定了他今后的工作方向,他后来干到教导主任,教过许多课,后来培养出了王桂鹏等很多好学生,为国培养了大批人才。他成为教育战线中流砥柱,这也是他的人生路上结出的最大的果实,也是最值得歌颂的。
  瓜藤的另一侧是结婚生子,联系着家庭。作者是一位懂得感恩的人,《爷爷永远活在我的心里》,是一篇很好的文章,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爷爷不是亲爷爷,是二爷爷,但在郑老师的笔下,我们看到二爷爷,把郑老师一家视如己出,交给了孩子们很多做人的道理。并且爷爷怕耽误郑老师的学业,自己在家里开办了私塾,教读了《尺牍》,教会了珠算的四则运算。让郑老师一上就是三年级。二爷爷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不重男轻女,这是多么超前的观念。郑老师把二爷爷放在首篇,我们看到他是一位懂得感恩的人。祖父和父亲的教育一脉相承,都崇尚读书,耕读传家,父亲教育郑老师:百善孝为先。二爷爷和父亲都是敦厚善良又爱憎分明,他们勇敢地去把打死的本家兄弟冒着危险抬回家来。这是敢于担当的表现,这些都给郑老师以人生启蒙的教育,敦厚的家风、对知识的尊重奠定了郑老师不平凡的道路。感恩的另一种表现是对李运廷老师的想念,有一次,作者的试卷一道题漏掉了一个小数点,李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教育他,他把李运廷老师的话牢牢的记住:“什么事情也不能马虎大意、粗枝大叶,这一个点虽小,就损害了整道题;偌到社会上做事,不细心那将贻害无穷! ”。对于读者也是一种启发。
  对于妻子爱护有加,夸妻子为巧妻。他的付出和勤奋也收获了人间的温暖。通过《家有巧妻》、《三换棉衣》等亲情篇,我们知道作者的妻子在一次拆屋中砸伤了,他带着她去北京最好的医院求医,一个从乡村走到城市的人,是多么的困难,然而郑老师没有抱怨,积极想办法,终于为妻子治好了病。一位教师,这样去做,是多么的了不起,这种感情在今天这个利益至上的时代,是多么宝贵,甚至是奢侈。尤其是当妻子瘫痪后,一切都变了,他成了妻子的“外科医生”和全职护理员,为了妻子满意,不惜一趟趟跑百货公司三换棉衣,直到妻子看到满意的棉衣为止。并且亲自给妻子洗脚,给妻子做被褥。久病床前无孝子,而久病的妻子床前有郑老师每天忙碌而温暖的身影。这也是夫妻恩爱的典范,在今天夫妻和睦家庭提倡和谐似乎更有积极的意义,对人生中夫妻关系起了更好的带头作用。这首温柔的赞歌会温暖无数个冰冷的家庭,会给社会到来丝丝的暖意,会给患难中相扶的夫妻以有力的支持,会净化过去三十年琼瑶式三观不正的婚恋社会风气。
  在退休之后,郑天峰老师一如既往地工作和学习,他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之旅,他写的文章虽短,可短小精悍,言之有物,是郑老师生活的积累和思想的沉淀,有指导意义,于是郑老师成了《中国老年报》、《德州晚报》等报刊的通讯员,有文学艺术相伴郑老师把退休生活过得很充实。从文中我们获知,相濡以沫66年的妻子因病去世后,他又收获了新的爱情,和一名有文化的佳木斯市退休女士喜结连理,琴瑟相鸣。
  由此我们想到,乡村振兴不光有高楼大厦,莺歌燕舞,也得有乡情,有乡村文化。让人记得住乡愁,得有乡绅,郑天峰老师就是乡村振兴中一股清流,是魅力的一部分,是过去所说的乡绅。有了他们就有了乡村的根,有了源泉,乡村的神秘和魅力来源于此。无数个有文化有奋斗之心的郑老师组成渤海平原上的一棵棵大树,荫庇莘莘学子,滋润越来越干涸的乡村。
  渤海之滨,平原之上,有他们,奋斗的歌声永远鼓舞着我们。
  作者简介:周习,《山东国土资源通讯》常务副主编。中国作协会员,山东作协全委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协小说委员会副主任。著有长篇小说《少男少女》、《土窑》等;中短篇小说集《盐碱地》。出版了 《鲁院纪事》、《菜乡纪事》、《北川纪事》等多部文集,并有报告文学《种麦者》、《寻宝者》多篇。获得过“国土书香”读书大赛一等奖、泰山文艺奖(文学创作奖)、冰心儿童图书奖、冰心散文奖、宝石文学奖等。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