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卿云(三)


  □周闻道
  一般都把这首诗当作经典爱情诗来读,而且是写给他的晚年红颜杨姝的。不错,这是李之仪生命历程中一段不平常的时光。他不仅仕途不顺——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他被贬到太平州;而且祸不单行,先是女儿及儿子相继去世,接着,与他相濡以沫40年的夫人胡淑修也因病离世。他成了一个被世界抛弃的人。孤独不是孤独者的墓志铭,而是温暖与故乡卿云的走近。此时,是知人知心,知冷知热的杨姝,为他带来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一切似乎都合乎情与爱的逻辑。可事情似又不那么简单。不要忘了,杨姝就在身边,并非江头江尾。早已触动李之仪的是十三岁的杨姝,为被贬安徽当涂太守的黄庭坚弹奏的《履霜操》中世事洞察的思想:“履朝霜兮采晨寒,考不明其心兮听谗言。孤恩别离兮摧肺肝。何辜皇天兮遭斯愆,痛殁不同兮恩有偏,谁说顾兮知我冤。 ”杨姝似乎在提醒:目前有诸多诡异,善良的人对未来要有戒备,以免祸患加身。这杨姝,从小分明就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女子。“此恨何时已”,显然也不止是情爱与家庭悲剧。由于保守势力过于强大,王安石两次推行新法均以失败而告终,变法派人物被斥逐流放,备受打压。北宋从此开始走向衰亡。朝廷官僚间的争夺权利也白热化。宋神宗为了缓和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更多地重视增加赋役,却让民间疾苦进一步加深。北宋两次对西夏战争都以失败告终,宋神宗于元丰八年(1085)忧忿而死。就在此前不久的1101年8月24日,他追随一生的苏轼,也在贬谪途中含恨离世……
  是的,残酷的世界,就孤独独地剩下李之仪一个人。长江,也许只是一个美好意象;君,作为情感寄托的对象,可能是杨姝,也可能是苏轼,或者就是卿云,一种开明之治的理想。这从李之仪多舛的人生、对民间之苦的执著关注和大量的忧患诗文中不难得到印证。他与杨姝结婚后,晚年得一儿一女,分别取名“望庆”“思云”,也表现出对生他养他的那一方故土、对卿云故乡的强烈眷恋。特别是他在当涂生活的20余年间,常常独自吟咏李白临终前在此写的带有自撰墓志铭性质的《长歌当哭》,寄托感物伤怀的情愫,也是明证:
  大鹏飞兮振八裔,
  中天摧兮力不济。
  余风激兮万世,
  游扶桑兮挂石袂。
  树是唐枣,准确说叫金丝小枣。因为这棵金丝小枣生于唐时,距今已1668年,据说是中国目前最老的枣树,故而得名。
  去年去河北沧州采风,刘月新等庆云文联诸友,就专门跨省带来一些庆云特产金丝小枣,感觉是皮薄、肉厚、核小、质细、味甜,留下很深印象。据说,这金丝小枣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钙、磷、铁以及多种维生素等。唐枣被称为“枣神”,当然不仅仅是因为时间长,资历老,更在于在千多年的风雨中,它沉淀的卿云精神。
  地处渤海之滨的庆云,因阳光充沛,气候湿润,很适合金丝小枣生长。因此,历朝历代的开明治者,都号召引导百姓种枣,把它作为治国安邦的重要举措。我不得不承认,当走近庆云历史,发现始于商周,兴于魏晋,盛于明清,鼎于当今的金丝小枣兴盛史时,我有点情不自禁。除了感动,还是感动。感动于卿云之下的这一方开明之治,不是几年几代,而是几千年几百代。感动于汉宣帝时的渤海郡太守龚遂劝民农桑,要求百姓必种枣树的行政命令,及“青畴绿野,弥望尽是枣”的盛景。感动于魏晋时期的各届治者,不仅号召百姓种枣,还为科学种枣提供技术帮助,以至《齐民要术》也以“乐氏枣”之名收入庆云小枣。感动于北宋时期的那一道县衙指令:“广种枣桑榆柳”,政府还鼓励商贩将小枣经大运河销往都城东京及南方各地。感动于明清时期的“府属各县均大行枣桑”,河间府甚至责令乡民每户3年之内植枣桑1200株,“均无赋税,违者发配云南充军”……
  当然,我最感动的还是当下。政府不仅免除了农民种植桑枣等农作的所有税费,还要给种枣种桑者补贴。1993年,地方政府更提出了“奋战三年,实现庆云大地枣园化”的宏伟目标。目标早已实现。全县现33万人,种枣1200余万株,人均40余株,年产优质小枣10多万吨,枣业加工也蓬勃发展,成为全国第一个枣园化县。
  我没有考察过历史,不知还有没有另外一种树,能像庆云金丝小枣一样,几千年来,不因改朝换代,不因制度信仰,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治者,历尽无数风雨,一直如此受到政府的庇护和重视。我相信,这背后一定有一种超越时空的力量,在支配着时世运行。
  这天,艳阳高照,我站在唐枣前,就像面对一位从千年岁月中走过来的长者,心怀敬畏。我很想问问他,什么是卿云,我知道,只有他有资格回答。我还想问他,一棵千年枣树是怎样炼成神的;还有瓦岗英雄系马安息、燕王扫北,及抗战期间天佑枣树的故事……
  唐枣不语,挺立着苍劲的雄姿。
  倒是唐枣旁边的一棵小枣树,显得活泼多语。树不高,约莫十来公分,却显得绿叶葱郁,充满生机。庆云的朋友告诉我,枣树大都是无性繁殖,根系就是最好的繁衍介质。于是我猜测,这棵小枣树,可能就是唐枣的孙子的孙子。他随风而舞,在爷爷的爷爷面前,显得有点淘气。因为他有淘气的本钱。唐枣的家谱和历史,老爷爷都在月亮底下讲给了他听。而今,老爷爷老了,他就成了代言人。从小枣树的表情姿势中,我似乎感悟到他要告诉我的意思。原来,唐枣的全部故事,都在《卿云》之歌里。欲要求答,就得从舜那里读起,读懂什么叫“万姓允诚,迁于贤圣,莫不咸听。”什么叫开明之治。我顿悟,终于理解了《史记·天官书》里“卿通庆”是什么意思。
  只为卿云,此行值得。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