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舍三迁


  □郑天峰
  1977年,百废待举的教育事业开始复苏,多年来由于文革的干扰得不到深造的初中生像久旱的禾苗渴盼雨露,我们东郎坞中学为适应形势需求,增设高中班。因为师资缺乏,我被聘请当了一名代课教师。从此就和这个学校结下了不解之缘。
  校舍就建在东郎坞村西北角的一片不毛之地上,两排红瓦戴帽的低矮的房子,由中间的南北甬道分开,分成四座。前面两座是红砖红瓦的简易房,外面红砖裸露,里面只抹了一层白灰,没有装修,那就是学生的教室。后面的一排道东是教委小院;道西的一座是瓦戴帽的土坯房,据说土坯还是从村南学校拆迁时扒出来的旧坯让学生运来的。房子一共大小七间,除两间相通的有20多平米的办公室外,其余都是10多平方的小屋。土坯墙外面抹了一层白灰,里面只上了一遍泥,高低不平,有人调侃正好做臭虫的梯子,淡淡地粉刷了一遍。这样的小屋都至少住了两位教师,还住不开有几位教师借住在教委小院里。我去的时候只剩校长一人一室,就只好和校长搭伙了。那时的教师和现在不同,无论离家远近,除周日外都是以校为家、吃住在校,这十多平方的小屋即是教师办公室又是宿舍。
  校院倒是不小,占地三万多平方米,教室以南都是空场,荒草遍地。路西的一块,师生门清除了杂草,成了简易的操场。连同甬道和室外的地面都没有硬化,晴天一身土,下雨两脚泥。院周围有不高的院墙,是用邻村砖窑烧制的劣质红砖砌成,两年就已经碱得面目全非。朝北的大门有口无门,得亏当地民风淳厚,多年竟没发生过盗窃事件。
  随着高考的恢复和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特别是1978年三中全会以后,教育自上而下地受到重视,我们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几乎每年暑假期间,都进行大大小小建设或修缮,而且随着经济的好转国家的投入逐年增加,学校的面貌不断改变。到了上世纪末,学校各种用房已配备齐全、初具规模。教室已扩建到四排,甬道东边房屋已经建满,微机室、音乐室、实验室、体育器材室、图书室、文体活动室……都已配齐。最南面还建起一排教师宿舍,使教师的工作生活环境得到初步的改善。甬道和西边的操场都通过师生的劳动用旧砖头硬化,路两旁都种满了风景树木和花卉,一到春天,树木葱茏,花香四溢;院墙全部更新,北大门口也焊接安装了碧绿的栅栏铁门,上方拱形门脸上镶嵌着红彤彤的“庆云县东郎坞中学”八个大字,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无论从外貌上还是到内部设施,俨然成了一座美丽的校园。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教学结构的重新整合,我们学校虽然变为小学,但从2012年到2016年我们还进行了彻底的改造,一幅现代化学校的面貌初展端倪:正对着北向的敞亮的电动大门的,依次是一座紫红色的两层综合楼和一座教学楼拔地而起,雄伟壮观,集教学、工作、生活为一体,使师生的学习和工作环境得到真正的改善。
  楼前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坛,花坛中央高高的旗杆上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再往前是宽阔的操场,水泥地面坦荡如砥。篮球架、单杠、双杠、高低杠一应俱全。周围成排的白杨高大挺拔,欢快歌唱……
  作为一名亲历者,我见证了学校从因陋就简到步步改善,成长、发展、壮大一直到脱胎换骨彻底蜕变的历程。我们校舍的变迁,是伟大祖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巨大变化的一个小小的缩影。我相信,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们的学校会变得更加美丽!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