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之滨走出的通讯女兵(二)采访渤海教导旅老战士李文


  作协  刘洪忠  整理
  我 是 1946年3月参军的,当时我大哥和大姐从部队回家过年。我大哥大年和大姐珍年早在1944年日本鬼子投降之前就参加了八路军。大哥一直在军队,解放后在空军报社工作。大姐李澄(珍年)一直在军队搞宣传工作,解放后在上海工作,已经去世了。二姐李涌(娟年),她现在在济南工作,目前还健在。我小时候叫芳年,读书以后叫李文。 1946年春节以后,当时我高小读完了,就跟着我大哥大年到三军分区宣传队当兵了,当时三军分区宣传队就住在日照县城,没过多久三军分区就转移到莒南县大店镇。
  1946年4月份,军分区把我和高明一块保送到通讯学校学习报务,学校在临沂的一个村子里面,我们学习了将近一年时间。1947年初冬,父亲任参议员到行署办理公务,顺便到通讯学校看我,由于国民党飞机经常轰炸,这时通讯学校已经从临沂转移到莒县。那天我正在冰冷的河水中洗衣服,一个同学跑过来告诉我,说你父亲来看你了。我赶快跑回队部,见到久别的父亲,我非常高兴,望着父亲好久才想起询问母亲和家里的情况。父亲给我带了一双嫂子做的布鞋,可惜我的脚已经长大了穿不上,就送给了我的战友通讯学校队长杨克。
  1947年三月我们提前毕业,组织上把我和其他四个女兵调到渤海军区工作。当时我记得非常清楚,1947年的三八妇女节我们是在去渤海军区的路上度过的。我们一起去渤海军区的女兵共有5个人,分别是姜学特、高鹏、薛九龄、高明还有我。高明和我是同乡,我们两个都是1930年11月出生的,她比我早当兵一年,我们一起去的通讯学校学习。经过几天的行军,不久我们就到了渤海军区驻地惠民县,我在渤海军区政治部电台当报务员。
  1947年秋,组织上把我派到渤海军区教导旅工作,我先是在渤海军区教导旅旅部电台担任报务员。1947年10月渤海军区教导旅以野外大练兵的名义向西北挺进。 1947年10月26日部队从庆云出发,为加强各部队之间的通讯联络,组织上把我们分到下面各个团里,当时我分到1团,后来部队在武安移交给西北野战军以后改称16团,我在团部电台担任报务员,就在闫化一身边工作。我到1团报到的时候就是闫化一接待的我,他当时是1团政治委员。我初次见到闫化一时就被他英俊的外貌所吸引,他中等身材一双明亮有神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尖尖的下巴,说话常带微笑,和蔼可亲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从此我们一起行军走路,穿梭在队伍中,部队夜晚驻扎后,团领导不顾疲劳到电台收听新闻了解国内外形势,就这样我们逐渐熟悉,友谊不断加深,到1947年底山西运城运安战役以后,部队在山西曲沃县休整。1948年1月5号我们在山西曲沃结成革命伴侣,结婚的时候什么也没有,他派了一匹马去接我,那匹马我也没骑,就一直走到他们部队驻地。结婚第三天部队就又出发了,渡过黄河攻打瓦子街。瓦子街战斗的时候我和姜学特就住在山上的一个窑洞里,打完瓦子街以后我们又下山参加黄龙战役、壶梯山战役、王庄镇战役、永丰镇战役。1948年7月在陕西澄城县王庄镇战役的时候我得了回归热,发高烧昏迷不醒,鼻子流血不止,病情十分严重,生命危在旦夕。闫化一得知后过来看我,他万分担忧,但因部队战斗频繁,任务在身,没能守护我一天,就率领部队继续参加战斗去了。那个时候我连马也骑不了,是师卫生部派人用担架把我抬过黄河,回到后方医院治疗。战地医院的院长叫王逐北,他的爱人叫李曙,河北冀县人,1947年2月参加渤海军区教导旅,是教导旅最早的两位女兵之一。
  治好病以后,我又回到部队,那个时候部队已经驻扎在合阳县黑池镇休整。后来闫化一又调到西北军政干校学习,我就调到西北军政干校电台工作,我们在西北军政干校一直待到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当时组织上想把闫化一分到汉中军分区担任政治部主任,但是王震司令员不让去,就让他到新疆军区联络部任部长。他就从西安往新疆出发,那个时候兰州战役他都没有参加,就随部队到了酒泉。这时候我怀孕了,我就留在咸阳家属队等着生我的第一个孩子。1949年9月27日我生下第一个女儿,不到一个月就坐大卡车到了酒泉。 10月底11月初,那个时候苏联还支援我们,我和闫化一抱着孩子就从酒泉坐苏联飞机到达乌鲁木齐。
  到达乌鲁木齐以后我在新疆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当干事。因为孩子小我不能在电台工作了,因为电台需要值夜班。这时候闫化一就从联络部长派到新疆军区军政干部学校当副政治委员,政委是王震兼任的。 1950年我也调到军政干部学校组织科当干事,当时的科长是景路,副校长是张献奎,他们两个是一对夫妻。后来的组织科长是栗本德,我和栗本德、王秀云夫妻有联系,前些年还去沧州看望他们两个。 1953年闫化一调到伊利军分区任政治部主任,我那时候就到伊利军分区组织科当干事。 1954年的时候彭德怀司令命令部队女兵大部分转业,我就转到伊利区党委组织部干部科当干事,1956年提为副科长。 1958年闫化一又调到新疆军区后勤部当政委,我就调到乌鲁木齐市多斯鲁克区委任组织部部长。1960年多斯鲁克区和天山区合并,就把我分到沙依巴克区任区委副书记。 1964年我调到乌鲁木齐市纪委当专职委员,1966年文革开始后纪委被砸烂,就派我到乌鲁木齐市供销合作社当副主任。后来又到自治区文联,那时候文联也被砸烂了,我去的时候文联正准备成立,我就在文联办公室工作,准备提拔我当文联政治处主任,没等任命,1978年闫化一就调到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当副政治委员。1979年的11月我也调到河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当副处长,后来当副处级监察员,一直到1983年在纪委离休。
  闫化一出生于1918年1月,河北博野县人。 1937年参加张仲瀚领导的河北民军,抗战时期任120师359旅719团2营副教导员、教导员,719团政治处副主任。参加了南泥湾大生产、南征北返、中原突围和山东扩军。 1947年任渤海军区教导旅第一团(后改编为16团)政委,教导旅政治部副主任,西北野战军第一兵团政治部联络部部长,新疆军区军政干部学校副政治委员,新疆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新疆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石家庄高级陆军学校副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83年离休,副兵团级,1990年4月在石家庄逝世,享年72岁。
  我一共有四个孩子,大女儿叫闫亚力,在济南市实验中学卫生室当医生。她于1969年参军在新疆8023部队当通讯兵,后来跟随我二姐李涌到济南卫生学校学习,毕业就分配在济南。老二是个男孩,叫闫天山,小名闫峰,他现在在乌鲁木齐市质监局工作。老三也是男孩叫闫小川,笔名闫强,在上海工作。老四是个女孩叫闫梅,在石家庄工作,在河北省环保所当会计,孩子们都已经退休了。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