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胆英雄李景岳

“虎胆英雄”李景岳,是抗日战争时期庆云县有名的战斗英雄,他指挥有方、作战英勇,令敌人闻风丧胆。

李景岳,庆云县南板营村人。 1917年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自幼读书,本村高小毕业。1934年参加过马颊河罢河工斗争。 1937年参加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救国军手枪队队长,冀鲁边区警备营营长,三分区参谋主任等职。

少年时期的李景岳目睹了国民党统治下的社会黑暗与腐败,早就立下了为穷人求解放的革命志向。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严重时刻,更是表现出一个热血青年高尚的民族气节。1937年夏日的一天,李景岳在夜幕的掩护下,跑到吕家村找到正在教书的地下党人刘心宽,两人秘密商议抗日救国之计。他与刘心宽是亲戚关系,平日里常凑在一起,谈论些革命和时势问题。他一见到刘心宽就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咱得出去抗日!”刘心宽一把抓住刘景岳的手说:“你说的对,可咱赤手空拳怎么抗日? ”李景岳见刘心宽同意,便兴奋地说:“咱先想法搞武器,然后再组织人马。 ”刘心宽默默地点了点头说:“对,可是咱得先抓点钱买枪呀!”刘景岳说:“俺早就想好了,把家里的耕牛牵出来卖了! ”刘心宽皱了皱眉头说:“那……老人家能同意? ”“管他呢,咱抗日他有啥说的。 ”就这样,李景岳瞒着父母,黑夜里从家中牵出仅有的一头老黄牛,天明卖掉,买了一把湖北造二把匣子。这时庆云大地上的抗日形势正风起云涌,津南各县在特委的领导下在旧县成立了华北民众抗日救国总会。李景岳联络板营一带的地下党员,参与组建了救国总会第十三分会(庆云分会),并建立了抗日武装。根据党的指示,庆云的第十三分会与盐山的第九分会会合,联同组建的抗日武装,集中到旧县总会。李景岳担任总会抗日救国军手枪队队长。从此,在冀鲁边区的抗日根据地上,李景岳带领他的手枪队身经百战,驰骋疆场,屡建奇功。

1937年春,抗日救国军接连打了几次胜仗。打退了伪顽“三刘”(刘佩臣、刘景良、刘延臣)部,壮大了自己,打出了声威。遂决定攻打盐山县城。盐山县城城门紧闭、深沟高垒,救国军连续攻了几次都没有成功。李景岳带着30多名手枪队队员,化装成赶集的百姓,混进了盐山县城。晚上刚关上城门,李景岳就和他的队员们分头行动起来,首先收拾了守城门的岗哨。事先埋伏在城外边的部队听到城里三声枪响,立即开始攻城。李景岳首先带领手枪队冲进了汉奸队部,很快解决了守城的日伪军主力,为攻城部队扫清了道路。然后,里应外合,敌人被收拾得干干净净,一场漂亮的攻城战结束了,建立了盐山县抗日政府。盐山县城回到人民手中。

1938年,李景岳被派往庆云板营一带侦察敌情。他只带领五六个手枪队员出发了。当他们刚进板营村北门,伪顽刘景良的先头部队也开了进来。李景岳急中生智,趁敌人立足未稳,带领手枪队员突然出现在伪军官的住处。李景岳大喊一声:“不许动,举起手来。”手枪队员乌黑的枪口对准了敌人。敌军官们顿时吓得目瞪口呆,乖乖地把手举了起来。李景岳问清了敌人大部队的动向及部署后,把他们30多支长短枪收缴起来,然后骑上缴获敌人的战马,向庆云县城飞奔而去。

李景岳素以机智勇敢著称,日伪军对他和他的手枪队闻风丧胆。沧州七里店有一个汉奸队长,经常带着他的汉奸队为虎作伥,祸害百姓,民愤极大。李景岳几次想抓他都被他狡猾逃脱。这天,他打听到汉奸队长要去沧州。摸准时间后,便组织几个手枪队员和当地群众,抬着棺材扮作出丧的,在敌必经之路等着。等了不一会,汉奸队长骑着车,大队人马一起涌来。在一片哭喊声中,“哭丧”队伍挡住了汉奸队的去路。汉奸队长刚要发怒,化了装的李景岳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一把把他拉下车来。汉奸队长强作镇定地大声喝问:“你是谁?”李景岳也不答话,但黑洞洞的枪口告诉了他。敌人全都吓得哆哆嗦嗦地举起手来。李景岳命令敌人站好队,开始训话。给他们讲明了抗战形势和前途,讲明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晓以大义,并给他们指明了出路。最后严厉警告他们如继续为非作歹,再落到八路军手里,绝不客气!从此后,这些伪军再也不敢出来祸害百姓了。

1939年,李景岳随军去鲁西,担任分区警备营营长。在鲁西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里,他出生入死,敢打敢拼,为开辟鲁西抗日根据地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三王庙一带曾创造警卫营一仗打死打伤日伪军100多人的辉煌战绩。

1940年秋,根据党的指示,回到庆、盐、沧一带活动。这时他已升任分区参谋主任。 1942年在与敌人的一次激战中,他身先士卒,赤膊上阵,由于长年征战,积劳成疾,战斗结束即病倒。终因治疗无效,不久病逝,年仅32岁。真正做到了为革命鞠躬尽瘁。

李景岳同志在抗日战火中,有胆有识,机智沉着,指挥有方,立下了赫赫战功。在部队和群众中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李景岳同志虽然牺牲了,但他的英名却永远留在了庆云的大地上,永远激励着人们。

(县委党史研究中心刘明月整理)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