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张袖石

张袖石(1908~1942),化名张博,庆云县板营村人。 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庆云县早期革命者之一。曾任抗日救国军司令部书记处处长,庆云县及盐山县第一任抗日政府县长,一地委政治部主任,三地委副书记等职,1942年农历2月12日,在一次反“扫荡”中壮烈牺牲,年仅34岁。【饱受黑暗之苦,自幼决心反抗】张袖石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当时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自幼饱受社会黑暗之苦的他,对旧社会深恶痛绝,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反抗的种子。他9岁入学,由于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深得老师喜爱。但由于家境窘迫,到15岁就不得不中途辍学。退学后只身到天津谋生,在那里遇到了一位好心的老乡,这位老乡多年在天津做生意,手中有些积蓄,发现张袖石聪慧好学,便出资供他到天津铁路学校学习。 20岁时,由于战乱,张袖石无法在天津立足,遂回原籍,在本村高小谋得一个庶务员的差事。【积极靠拢组织,撒播革命火种】1934年马颊河罢工斗争失败后,庆云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中,革命斗争暂时转入低潮。为积极寻求革命之路,张袖石得知同乡范普权因搞党的地下活动,被泊镇师范反动当局开除,正在京津一带秘密开展党的工作,便邀请他回乡教书,以扭转庆云的革命形势。因当时范普权是全县重点中共“嫌疑人”,板营完小校长不敢聘用,张袖石想办法拉上校董李印州做校长的工作,才使范普权得以录用。自此以后,张袖石积极靠拢地下党组织,经范普权、云浩然、温佩青等同志介绍,于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正式走上了革命道路。 1935年,在革命处于低潮,党的活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张袖石和同志们一道,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冒着随时被逮捕的危险,以板营完小为中心,在庆云大地上秘密串联,传播马列主义,恢复党的组织,在群众中撒播革命火种。

【成立抗日武装,发动群众抗日】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为拯救中华民族的危亡,遵照中共冀鲁边区地下党的指示,张袖石同县委其他同志夜以继日地活动在全县境内,深入群众宣传日寇侵华罪行和抗日救亡的道理,经过深入细致地宣传组织,成立了华北民众抗日救国总会第十三分会,并组织起庆云县第一支抗日武装——抗日救国军。

【申明民族大义,劝退国民党军】1938年,抗日救国军攻打庆云城前夕,张袖石去做庆云县伪保安大队长胡振国的工作。他只身犯险,进入胡宅与胡振国进行谈判,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促使一个伪中队起义,与抗日救国军里应外合,打开了庆云城。随后救国军一鼓作气,仅用三个月的时间,连续攻下无棣、盐山、乐陵等县城。当时有一支国民党部队驻在严务村,经常和救国军搞摩擦,10月的一天,张袖石冒着严寒,仅带一名警卫员来到严务与国民党军部交涉,面对敌人的刀枪威逼,张袖石毫不畏惧,义正词严地申明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民族大义,对方被他的抗日激情所感动,很快退出了庆云边界。

【保持优良传统,尽显革命本色】1938年4月5日,组织成立了冀鲁边区第一个抗日民主政府——庆云县抗日民主政府,张袖石任县长。同年8月,任盐山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 1939年1月,任乐陵县委《奋斗报》社主任。同年5月,任津南地委委员、乐陵县委书记。 7月,兼任津南地委宣传部长。 1940年10月,任冀鲁边一地委委员、宣传部长。 1942年冬,任冀鲁边三地委副书记。抗日救国军攻打盐山、无棣、乐陵、董村时,他联系群众,搞侦察,摸内线,做了很多工作。虽然他的地位越来越高,但他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革命传统,与干部、战士和驻地群众打成一片,生活上从来不搞特殊。有一次,部队行军到一个小村,临开饭时,警卫员给他端来几个馍馍和一碗菜,张袖石便问:战士们都吃这个吗?这个村的老百姓都吃白面馍吗?没等警卫员回答,他就一摆手说:赶快送到伤员那里去,咱共产党人不能搞特殊!在行军作战的日子里,张袖石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干部战士和他在一起,有说有笑,一点也不感到拘束。正因为这样,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他能够依靠群众,不断战胜敌人,取得胜利,为冀鲁边抗日根据地做出了重要贡献。【惨遭敌人截击,当即誓死不屈】1943年3月17日,日军纠集驻扎在庆云、乐陵、阳信、盐山等县的伪军共1000多人,分13路对庆云“三汾水”(汾水王、汾水马、汾水杨)一带进行合围式“扫荡”。冀鲁边军区三分区司令部住刘化风村一带,突然被敌人包围。当他带一部分队伍转移到小田村西北时,又遭到敌人的截击,在将近被俘时,壮烈自尽。据当时附近村里的群众回忆,多次听到战士们高呼“至死不当亡国奴! ”和“共产党万岁! ”的口号。战斗结束后,人们在打扫战场时看到了三地委副书记张袖石和另外7名战士的遗体,在太阳穴处都有一个弹孔,身下有一摊殷红的鲜血。

张袖石牺牲后,浮厝于张立村。 1946年3月14日,遗柩迁葬故里。庆云县人民政府为张袖石召开追悼大会,政府和各界群众敬献挽联,以志纪念。

板营村民众送的挽联是:勇气本堪钦,视死如归,捐生愧煞偷生辈;敌风尚未息,欲扫而平,靖难偏成殉难人。

县委、县政府、各救会送的挽联是:救国先起义毅然投笔从戎,冀鲁打开根据地;抗日抱血心竟致杀身成仁,渤海留下壮烈风。

(县委党史研究中心张秋霞整理)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