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暖胃玉米糊

□周尧萌

“疑蔗疑粱向昊伸,形如苞笋抱娘亲。纱装堪混玄蝉翅,金发何输碧眼人。土沃农勤增产量,时逢价涨助离贫。卸妆更见浑然美,遍体珠玑尽是仁。 ”这是一首玉米的赞歌。我对玉米的感情是源于自己的血糖偏高,受医生建议,每天吃一顿玉米糊。

对于玉米糊,儿时的记忆里没有丝毫印象。

老家多水田,少地。儿时的记忆除了粥就是米饭,那就是离老屋不远处一块不足五厘的旱地,每年母亲会在地里栽一些甘蔗。就是这块甘蔗地几乎成了我反刍儿时最甜美的味道。

那时,许是物质匮乏,地里若是有什么稀罕的物种,那就是放只老虎也是看不住的。小馋鬼们即便白天搞不到,晚上想神仙法子也要搞到手。因此那时一般一个村基本上家家地里都种一样的东西,家家都有,也就无所谓了。记忆中那时我们这边家家都栽一些甘蔗。而与我们一河相隔的石林矶却是家家都种一些山芋。我们这边的小孩甘蔗吃着吃着就想吃河对面村的山芋来,想必河对面的小孩山芋吃着吃着也像我们这边的甘蔗吃的。于是就有了拿甘蔗换山芋的经历。

其实人生莫不是这样交换的过程。你拥有了此,也就有可能变相地拥有了彼的。

妻子娘家在山里,地多田少,玉米山芋那是出产户。岳母听人说玉米糊对降血糖有好处,就迫不及待地挑选一些上好的玉米拿去绞粉,以便让我带回去搞玉米糊吃。

此后,每年岳母栽种玉米时更是格外地用心,收获玉米时更是会挑拣出上好的玉米分批绞粉。还真别说,岳母绞的玉米粉就是比超市买的好吃,吃起来也更放心。

因此常常感慨:对于子女,父母那真的是有求必应,无求也应。看着每次都是塞得满满一车瓜果蔬菜,其实那是不值什么的。然那是父母的一片心啊!你每次都应该要表现出很需要的样子,父母的给予才高兴,他们便会从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更会感觉自己还是老有所用的,还是有价值的。我们应该要让父母感觉出他们不是多余的。这或许也是一种孝顺方式吧!“六谷糊(玉米糊),小时候都吃怕子,一提到它我都想哭。当我询问母亲玉米糊怎么搞时母亲于是说,“小时候米饭很少有地吃,能喝碗稀粥就已不错了,多数时候都是山芋搞六谷糊,七(吃)子几(嘴)巴冒清水。这下苦了儿了,生活好了,你却要每天吃这难吃的糊,非要吃六谷糊,吃别的什么的不行吗?……”

母亲说得苦大仇深,母亲说得无可奈何,母亲说得怜悯心疼。

按母亲说的,我每天早餐为自己搞一碗玉米糊。

那金灿灿的糊盛在碗里,一股玉米的清香扑鼻而来。我想到了玉米糖的甜,想到了玉米火腿肠的香,想到了金玉满堂这道菜的糯,我见过好多由玉米做成的美食。这应该不会难吃的呀!事实也是,玉米糊于我,的确是不错的早餐,简单方便且美味。看来母亲的担心是多余的了。

其实,真的是再好的东西天天吃都会腻的,野菜豆腐渣偶尔吃吃也很美味。看来对于同一种事物,不同时期不同的人,经历不同其感受是大相径庭的。

我在木心先生的文字《少年朝食》中读到一句,“没有比粥更温柔的了。念予毕生流离红尘,就找不到一个似粥温柔的人。 ”不知当时木心先生是什么一种心境写下了上面这句话,而粥之温柔现在于我,似乎却是太糖了。于我,却是要套用一下“没有比玉米糊更温柔的了。念予毕生流离红尘,就找不到四五个似玉米糊温柔的人。 ”

为什么我却要说四五个呢?因为至少我已觉得于我,母亲和岳母还有妻子应该能称得上是温柔的了。她们之爱我或许比之我爱她们更甚!

玉米糊,金灿灿的。暖胃暖心。玉米糊,是爱,抚慰着我的身体,熨帖着我的心灵……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